港媒消息称,成飞正在为歼-36研发舰载系统,采用飞翼设计可能会打破传统航母作战方式。当无尾战机搭上电磁弹射,中国海军将如何重新设定未来的海空对抗规则呢?
最近,港媒《南华早报》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:成飞团队正在为新一代六代机歼-36开发一个辅助着舰的计算机系统。这可了不得,这说明我们的歼-36可能会推出舰载版本,成为航母的核心力量!
沈飞在舰载机研发方面一直都表现不俗,如今成飞也开始进驻这个领域,真是让人兴奋。将来的中国航母上,沈飞和成飞很可能会呈现出“双剑合璧”的壮丽景象!这可真是个大好局面啊!
如果歼-36真能上航母,那可不仅仅是给海空军添了一架酷炫的战机,可能会彻底改变海空作战的局面。特别是在如今高超音速武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,这款飞机对敌方航母编队可是个实打实的威胁呢。
分析认为,歼-36具备超远程空空导弹,搭配其他先进导弹的综合打击能力。如果它真的成为舰载机,那对我军的海空控制能力可真是大大增强,简直就是给力得不要不要的。
这款战斗机自去年底首飞以来,试飞进展真是快得惊人。无论是试飞的次数还是信息的透明度,都是以前没见过的。这么频繁的试飞,不仅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世界一流战机的魅力,还拍摄了不少清晰的高清照片。
这些迹象显示,这两架原型机的技术水平,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原理样机,而是更像是初步生产版本。可能不久后,我们就能看到它们搭载武器模型的照片了。
美国这边还在吹嘘F-47的原理样机已经飞了四五年,结果连张正式的照片都没见着。和此相比,中国在这方面可真是务实得多。
《南华早报》提到,中国正在筹划发展歼-36的舰载版,这是由歼-36的研发负责人在论文中透露的信息。这样的设计确实是大型高速飞行,无尾布局,没垂直安定面,让它面临的“着舰风险极高”不言而喻。不过,既然论文都已经公开了,就说明这项研究工作真的是在稳步推进当中。
外网的情报分析师们对此感到颇为意外,毕竟美国海军还在唠叨着F-47这个大家伙太笨重,不太适合当舰载机。而歼-36可谓是更大,更让人怀疑它是否能够在10万吨级的现役航母上顺利起降。
从技术角度来看,歼-36引入了无尾飞翼设计和三台发动机,结果它的最大起飞重量都超过了50吨,相比之下,美国的F-35C就显得小多了。想要在现有航母上翱翔,确实不简单啊。
中国的核动力航母项目正在快速推进,未来的核航母飞行甲板会更大,配备更强劲的电磁弹射系统,能支持更重的舰载机起飞。而且,六代机的作战效能相当高,即使数量不多,依旧能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。
为了破解飞翼布局舰载机着舰难题,成飞团队研发了一种直接力控制系统。这种系统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精准掌控飞行轨迹,有效抵消航母尾流造成的干扰,从而提高着舰的成功率。
如今,全球还没有无人机与六代舰载机结合成功着舰的例子。所以,成飞这次的突破努努力,就是为了争当全球首个。如果他们能把飞翼布局的舰载机成功上舰,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时刻。
飞翼设计不仅赋予了飞机卓越的隐形性能,还提升了升阻比,真是个了不起的进步。这对舰载机编队的突防以及远程打击能力来讲,简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,这也为航母提供了更广阔的战略打击范围。
不过,歼-36的舰载版本还在摸索阶段,要想上舰,还得解决机体结构重设计、适配航母系统、优化舰载操作系统等等一堆技术难题。短期来看,主要还是以实验验证为主,真正实现规模应用可能还得等个5到8年。
与此同时,沈飞的歼-50也在努力进行舰载化的研究。说到这,歼-50的体型相对更合适,大家普遍认为它更有可能最早上舰,而成飞的歼-36则代表了更先进的未来发展趋势。
假如接下来的步骤可以在航空母舰上同时运用歼-36和歼-50这两种新型舰载机,那我们便在舰载机领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组合:一架专门负责争夺制空权,另一架则利用强大的火力进行精准打击。这样一来,中国的航母舰载机实力将迎来质的飞跃。
前言,中国在六代机舰载化上,已经走在了前头。在中美航母编队的较量中,中国可能会在技术和整体战斗体系上实现超越。
届时,中国的航母编队将具备人机协同作战的立体空战体系,真正实现战略压制。在航母这一领域,我们从新手成长为强国,正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在前面。
